全本小说网 > 杨柳依依共晓风 > 第二十七章 忙趁灵感戏枝头

第二十七章 忙趁灵感戏枝头

全本小说网 www.quanben.so,最快更新杨柳依依共晓风 !

    从庐山回来,苏云萍在黄思颖工作的地方心瓷摄影待了一天,了解设计公司各部门的一日工作后,她对如何更好地运营公众号心瓷物语有了新的想法。

    忙完正事,她就跟水天枢一起去了陶瓷大学,“工匠八方来,器成天下走”,喜欢陶瓷,自是要到景德镇来的。夏宇阳如果真能在这儿潜心学习,她这个当表姐的也就能少操些心了。

    在徽州、景德镇休息了半个多月,和水学长、孟学长的重逢是最让她开心的,很多时候我们慨叹人生若只如初见,但是,有的人如果只有初见的缘分,该是何其可惜。

    回到伊市,苏云萍见了荀子墨后就回家做旅游手帐了,晚上,杜维喊她去吃接风宴时,她还沉浸在满是欢声笑语的回忆中。推了聚餐,苏云萍继续在手帐本上贴贴、写写、画画。

    “我早说了,她做起手帐来那个专注劲,十头牛都拉不动。”荀子墨满不在乎地挑了一碗红薯。

    “阿依江,你说我们是为什么聚到这里来的?”杜维转向右边问道。

    “不是因为大家都想吃凉粉鸡了吗?”阿依江说完,挑了一块凉粉放入口中,果然还是要来吃正宗的才够味。

    “哈哈哈哈哈哈哈,没错,我们就是为了凉粉鸡才来的。阿姨,再要一份,多放红薯,中辣,一会儿打包。”柳念依没心没肺地笑完,示意杜维快吃,不要亏待自己的胃。

    风卷残云过后,柳念依把打包的凉粉鸡递给了荀子墨,她明天还要上早班便坐滴滴先走了。

    荀子墨开车带杜维、阿依江到伊犁河看完夜景后,才送她们回家。她到房子的时候,苏云萍已经睡了。洗漱保养完,写了今日工作总结的提纲和明日计划荀子墨也睡了。

    六点,伊市的天还没亮,苏云萍和荀子墨便一前一后地起床了,对她们来说,不存在什么春困秋乏,夏倦冬藏,一年四季就只有休息日和工作日之分。

    双日轮到苏云萍做早餐,她在厨房忙活,洗菜,切菜,蒸南瓜,煎火腿,煮荷兰豆,榨汁……

    荀子墨则在书房根据提纲写昨日的工作总结。今年她在伊市开发区的北京路上开了文瀚美艺的分校区,不过没叫文瀚美艺,而是叫茗柏智学,这家机构除了国学、美术教育外,还增添了专注力、记忆力、智能AI课程。

    茗柏这名字本来是简兮武侠小说中一神医的名字,苏云萍起二十个名字的时候觉得它谐音“明白”,茗者,回甘,柏者,坚定,学习就是在坚持中苦尽甘来,苏云萍当时觉得很有寓意就凑上了,结果荀子墨去工商局的时候这个名字恰巧被随机选中。茗柏智学刚开始读起来不太顺口,读多了,也就顺了。

    等到七点,香煎火腿芦笋卷、大杏仁蔬菜沙拉、三明治、营养汁上桌。这里面含金量最高的就是营养汁,里面不仅有牛奶、南瓜、苹果,还有蛋白粉和八珍粉,营养全面,味道也不错。

    按照荀子墨这个三级公共营养师的说法就是早餐要吃好,中餐要吃饱,晚上要吃少。所以,她们俩的三餐中早餐是最丰盛的。

    半个小时吃完早餐洗好碗。七点半到九点半是苏云萍和荀子墨学习的时间,苏云萍打开Pad的番茄钟开始用自己改进的番茄读书法读书,荀子墨戴上耳机在线学习儿童时间管理。

    九点半,铃声响起,苏云萍放下笔到阳台浇水,荀子墨也跟到阳台同她养的一众多肉和蜗牛紫玉说了“再见”后出门上班。

    上午十点到傍晚八点,荀子墨都在机构忙活。

    九点半到十点这半个小时,苏云萍边听喜马拉雅上的《民国往事》边侍弄花草。十点到十二点又是一个番茄钟待办集,她开始按照计划写拆书稿和书单。

    十二点,苏云萍休息了半个小时,活动身体之后吃了一个苹果和一包每日坚果,12点半的铃声一响又开始工作。

    中午两点到三点,她出门到苏父的诊所吃饭。三层楼的诊所不仅中西医合璧,还有吃饭睡觉的地方,苏父的合伙人杜亮叔叔一家就住在这里。

    苏云萍看到杜维时,毫无意外的被数落了一顿。吃完中饭赶忙去帮杜维一起洗碗,结果又被杜维数落了一顿。她只好回到前厅陪苏父、杜叔等人聊天,有病人需要拔针的时候也顺便帮把手。

    杜维洗完碗看苏云萍还在,就催着苏云萍回去写稿。

    “这还没到三点呢!”

    “你是机器人吗?非要卡点,再不走,明天就不要来吃我妈做的饭。”

    “维维,你这丫头瞎说什么呢,青青,你要有时间就来,没时间阿姨给你送过去。”

    “谢谢阿姨,维维的玩笑话我才不会当真,明天我肯定准时来蹭饭。”

    “妈,你别聊了,赶紧让她走,她那儿性子如果没卡住时间,心里指不定怎么刺挠。”

    “对的,工作要紧,青青,你赶紧回去忙吧。”

    “嗯,叔叔阿姨再见,爸爸再见。”说完,苏云萍跟杜维挥了挥手,却没立刻走,杜维那个急脾气一上来就做出哄人的手势,苏云萍不紧不慢地做了个鬼脸迅速闪人。

    这么大个人,是跟子墨混一起久了吗?越活越回去,杜维心里这么吐槽着,脸上却笑开了一朵花。

    三点半到四点,苏云萍到房子后休息了半个小时。四点的提示铃一响,又继续工作。六点,她打开Keep做了四十分钟运动,六点四十打开冰箱准备做晚饭。一开冰箱门,就看到了荀子墨打包回来的凉粉鸡,心里暗道:“子墨这个马大哈,打包回来也忘了说。”

    既然不用做饭就七点半的时候出去买几个馍馍,把凉粉鸡热一下吧。

    快到八点时,荀子墨回来了。两人吃完饭,荀子墨洗碗,苏云萍收拾桌子,干完活她们在小区外面转悠了一圈消食儿。八点半到十点又一起在唯库、荔枝微课上打卡学习。

    晚上十点,苏云萍冲完澡打开十点读书,跟荀子墨一起一边听书,一边护肤。十点四十上床睡觉时,她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水学长的身影,想起景镇的工作室中水学长和孟学长配合默契,她就觉得她和水学长都很幸运,身边都有志同道合的同路人,她有荀子墨这样心有灵犀的死党,水学长有孟学长这样一同追寻理想的好友。人生路上,有知己相伴,纵前路漫漫,又有何惧呢?

    苏云萍浮想联翩的时候,另一个房间的荀子墨已陷入了梦乡。

    快到11点时,苏云萍的困意也开始席卷全身。

    就这样过了七天,苏云萍完成了10篇约稿,回了父母家。她向来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很清,完成一阶段的工作就搬回去在爸妈身边尽尽孝心。

    荀子墨则是一直坚持到在本子上写完第47个“易烊千玺”,整整三十一天过去,才放下工作,安排好后续事宜,约上好友出去放松了一个星期。

    或许他们已然得到了最好的,又何必自寻烦恼呢?

    岳武穆尚且在夜里叹息:“知音少,弦断有谁听